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2025年项目总结 | 香港大学法学与公共政策访学项目

发布日期:2025-08-12             点击:


7月27日至8月2日,我校法学专业师生赴香港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访学交流。通过课程学习、实地参访及成果展示等形式,学子们深度融入香港大学学术环境,系统学习香港特别行政区法治体系,切实体悟“一国两制”的理念内涵与实践成效。

一、课程学习

本次访学以“法学与公共政策”为主题,课程设置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教授、朱颖教授、Jedidiah Kroncke教授及社会科学学院王晓琦博士分别授课。内容涵盖国际商业法制环境、国际投资法、香港公共政策、跨国法律与商业实践等领域,不仅引导学子开展比较法研究、国际商事法律争端解决策略等理论探索,更围绕相关话题深化交流,为其未来参与涉外法律实务夯实专业基础。

二、参访活动

课堂学习外,学子们在香港大学师生陪同下开展系列参访活动:先后走访本部大楼、主图书馆、红墙等标志性场所,直观感受这所百年学府的深厚学术积淀、独特校园文化及校园生活风貌;在金融管理局了解香港金融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历史发展;在展城馆通过模型、影像及多媒体互动,系统了解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发展历程、城市规划的挑战与智慧,进一步深化了对香港法律体系与公共政策的理解。

三、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旨在检验学子们对国际商法、投资法、公共政策等内容的掌握程度。学子们围绕 “比亚迪巴西劳工案” 分小组开展全英文专案汇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效锻炼了知识运用、团队协作及语言表达能力。香港大学授课教授对各组成果进行细致点评,并现场颁发结业证书,为本次访学画上圆满句号。

四、心得感悟

卫生管理学院 徐喜荣教授:

参与香港大学法学与公共政策访学项目,是一次集学术前沿探索、法律专业技能提升、历史文化熏陶与国际视野拓展于一体的宝贵经历。此项目不仅使我校法学专业学生接触到法学领域前沿知识,更提升了其跨境法律服务的沟通能力与实践素养,对法学系开展对外交流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2022级法学 杨文静

最珍贵的收获不是法律术语,而是新的认知框架——如港大图书馆“智识之窗”所示,能同时洞悉普通法的灵活与成文法的严谨,理解金融数字背后的法律逻辑,把握城市繁华下的规则根基。手持结业证书,方悟此行意义:香港教育的精髓不在灌输知识,而在培养以法律人思维研判、以商业视角决策,于国际规则与本地实践中寻求平衡的能力。这段经历教会我在不同法系、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保持清晰逻辑与专业表达,亦让我确信:未来的法律精英,一定是能在法律文本与商业现实间自如转码的 “规则艺术家”。

2023级法学 程奇

此次访学项目,我们既研习了国际投资法、商法等专业知识,也切实地体验了一周的英文教学、深入了解了香港的人文历史,并与各校同学协作完成专案汇报。其中最让我最难忘的是专案汇报:从分工、准备材料、备稿演练,到抽签首演、应答外教授课提问,直至最终斩获最佳组别,团队的共同努力换来了圆满成果。这趟香港之旅,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国际商业法制环境及各国法律政策的理论与应用,更在专案实践中学会了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诸多收获值得细细品味。

2023级法学 刘冰璇

此行既是法律知识的系统深化,更是思考方式的深刻洗礼。短短一周的学习,让我真切体会到法律人终身学习的紧迫性。英语结业汇报与答辩的实战中,我更清醒认识到,法律英语的精通并非锦上添花,而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否则,研读普通法判例、参与国际法律协作或跨境谈判时,语言壁垒必将成为专业发展的桎梏。

这段经历如明灯照亮前路:它警醒我不可安于既有知识边界,唯有持续拓展国际法律视野、深耕专业领域、锤炼跨法域实践能力,方能在未来法律职业生涯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