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秋光绚丽,继2013年和2016年后,第三届国际咳嗽会议于2019年11月7-9日在美丽的花城广州珠岛宾馆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余位专家代表与会。
开幕式现场
钟南山院士作开幕式致辞
赖克方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
开幕式由本次会议执行主席、实验室慢性咳嗽学组组长赖克方教授主持,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实验室主任冉丕鑫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实验室交叉学科研究方向负责人刘金保教授,广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兴成副院长等领导莅临会议的开幕式。钟南山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咳嗽是呼吸专科最常见的症状,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国学者在咳嗽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期待国内外更多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加入咳嗽研究领域,携手合作,一起为解决慢性咳嗽难题作出贡献。本次会议为中国学者与国际同行更加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相信将有助于推动慢性咳嗽临床诊治与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快中国咳嗽研究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步伐,扩大中国在国际咳嗽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英国、美国、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在内的30余位咳嗽和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包括英国咳嗽论坛主席Kian Fan Chung教授、美国咳嗽会议主席Peter Dicpinigaits教授、欧洲ERS慢性咳嗽指南主席Alyn Morice教授、欧洲咳嗽联盟主席Lorcan McGarvey教授,实验室创始主任钟南山院士、中国咳嗽联盟主席赖克方教授、副主席邱忠民教授等。会议围绕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等热点问题设置了9个专场。为与会者奉上了一场前沿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学术盛宴。
咳嗽高敏感性无疑是目前最受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咳嗽高敏的外周及中枢的调控机制、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与慢性咳嗽的关系、乃至咳嗽高敏综合征的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等内容,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了解慢性咳嗽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
如何对咳嗽进行多维度,准确而又客观地评估是临床诊治及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专家从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及咳嗽频率、咳嗽敏感性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咳嗽评估的最新研究成果。
咳嗽的少见病因和特殊类型咳嗽分别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难点。少见的咳嗽病因有哪些?如何通过临床检查发现诊断的蛛丝马迹?IPF、支气管扩张、特殊气道Eos炎症相关咳嗽等特殊类型咳嗽如何治疗和管理等问题均一一呈现。
CVA、EB和GERC虽然是慢性咳嗽常见病因,但其治疗疗程、治疗药物选择等问题仍长期困扰临床医生。对于难治性咳嗽,语言治疗法如何应用?神经调节剂如何选择?新型神经通路拮抗剂(P2X3, TRPM8)的应用前景如何?这些问题,专家也在会议上进行了解答。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主题辩论、口头发言和壁报交流环节,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活跃。在辩论环节,余莉教授与Lorcan McGarvey教授围绕着“胸部CT与支气管镜是否应作为慢性咳嗽患者的常规检查?”的问题在台上进行了针锋相对的精彩辩论,台下的专家也不遑多让,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会代表收获颇丰。
辩论赛环节
来自中国、美国、韩国10位青年学者在口头发言专场展示了咳嗽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内容涉及基础与临床,儿童和成人等各个方面。在长达2个小时的壁报交流环节中,壁报评审专家与青年学者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并最终从47份壁报中选出了15份作为优秀壁报。
壁报交流环节
此外,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了全国青年医师咳嗽病例大赛总决赛、难治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讨论会、中国咳嗽联盟工作推进会,进一步丰富了会议的内容。
经过两天紧张而又热烈的学术交流,第三届国际咳嗽会议圆满闭幕。最后,上海同济医院邱忠民教授主持闭幕式,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并颁发了会议优秀口头发言和优秀壁报奖。
优秀口头发言和优秀壁报
奖闭幕式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