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第19批南山学院师生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日期:2025-11-08             点击:


为深化国际医学教育合作,助力我校“双一流”建设,拓宽师生学术视野,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11月3日,我校南山学院组织师生代表赴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观摩PBL课程,激发思维碰撞

活动中师生观摩了全英文PBL课程。港大医学生围绕真实病例展开小组讨论,深入剖析病理机制并制定诊疗方案,教师则通过引导式提问激发学生深度思考。课程充分展现了港大学生扎实的学识基础,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及询证医学素养。观摩期间,我校师生认真领会课程组织逻辑,深刻体会到自主探究与引导式发散交流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感悟解剖价值,厚植人文情怀

在Dr Jian Yang的引导下,我校师生代表走进李嘉诚医学院的解剖课堂。港大医学院将“尊重生命”的理念深度融入解剖教学,强调其背后的人文价值与伦理意义,令我校师生深受启发,也为我校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港大医学院配备的VR虚拟学习设备同样令我校师生直呼“大开眼界”。科技赋能课堂,沉浸式影像体验与可反复操作的模拟训练,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可感,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充分展示了科技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聆听前沿讲座,拓宽学术视野

南山学院师生还聆听了讲座课程,讲座聚焦“矛盾证据分析+场景化应用”的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理论授课的局限,使师生直观感受到科学决策教学的前沿发展方向。

【教师体会】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在技术赋能与人文浸润方面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运用AR/VR和PBL模式提升教学效率,还是通过对“大体老师”的尊重来深化生命教育,其成功经验都为我们未来优化教学提供了宝贵借鉴。

【学生心得】

南山学院 何佳欣

港大医学院的同学们围坐一堂,用流利的英语分析病例、提出假设、争论证据。当一个同学提出不同见解时,迎接他的不是沉默或抵触,而是更加热烈的思想碰撞、这种互动中的相互尊重,让知识的流动变得更加自由而高效。

南山学院 赵诗睿

在观看学生对第一次解剖课的体验介绍片时,可以深切感受到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对大体老师的尊重,传递出满满的人文关怀。解剖室里,嵌于解剖台的抽风机与恒温冷气守护着“大体老师”的尊严,这份尊重并非刻意标榜,而是融入每一个细微举动,让医学求索的道路始终伴着崇高的生命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