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新闻速递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我校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在Cell Stem Cell发表

发布日期:2025-01-21             点击:


近日,我校附属第三医院范勇教授团队在类胚胎模型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成果以“利用与人类正常囊胚甲基化模式相似的类囊胚模拟早期原肠胚形成(Modeling early gastrulation in human blastoids with DNA methylation patterns of natural blastocysts)”为题,于1月14日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在线发表。

我校范勇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Cell Stem Cell上发表

研究团队通过优化诱导体系,成功建立在形态学和转录组水平上与人类正常囊胚相似的类囊胚(4CL-blastoid)。首次对不同培养体系下的naïve hPSCs及其生成的blastoid的DNA甲基化和基因印记模式进行分析,并与人类正常囊胚进行对比。研究发现,4CL-blastoid的细胞谱系在DNA甲基化模式和基因印记上与人类正常囊胚更为相似,而其他体系诱导的类囊胚则表现出全基因组低甲基化,与正常囊胚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起始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对类囊胚细胞谱系的甲基化模式具有持续影响。此外,4CL-blastoid保留了印记控制区域及母源/父源印记基因的甲基化模式和表达,并展现了植入后发育潜力,能够在体外3D悬浮培养系统中发育至第14天,模拟从囊胚形成到早期原肠胚形成的关键过程,重现了人类胚胎发育中一系列重要事件,包括滋养层细胞的分化与增殖,三胚层、原条、羊膜腔和卵黄囊的形成,前后轴的建立,中胚层谱系的发育,以及原始生殖细胞和生血成血管细胞的出现,为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提供了重要见解。

4CL-blastoid在3D悬浮系统中发育至早期原肠胚的模式图

该研究由附三院范勇教授团队牵头,联合昆明理工大学谭韬教授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和于洋教授团队完成。我校博士生谢晗,南山学者安辰瑞研究员,昆明理工大学白冰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范勇教授、谭韬教授、李蓉教授和于洋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广州市科技局市校联合重点项目等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934590924004508